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金朝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
翻译与注释

注释:

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

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

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参考赏析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赏析

题中的张纬文,名纬,字纬文,号愚斋,早年曾从元好问读书,金亡后仕蒙古。这首诗是元好问后期闲居故乡,某年人日有怀张纬而作。“书来聊得慰怀思”,说对方来信,使自己“聊得”宽慰。话说得很有分寸,不再有早先《得纬文兄书》那种“鹊语喜复喜”“千里故人书”的气氛。所以如此,一是作为遗民的元好问心境消沉,难以热得起来;再则张纬此时仕于蒙古,元张之间情谊想必也减于往日。“清镜平明见白髭”,张纬的书信,大概使他感触颇多,特别是那种今昔之感、老大之叹一定比平日更加强烈。所以次句特地点出早晨揽镜自照,见到髭须花白,容颜衰老。张纬在燕京,书信中可能提到燕京的生活。“明月高楼燕市酒”,显然是针对张纬而言。但除此一...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西斋秋感二十首

尼父叹逝川,匪惜岁月流。
斯道未尝绝,是身当自修。
苍姬尚可为,遽已云继周。
代谢理必尔,天命夫何尤。
骚人痛楚亡,哀怨悲凜秋。
汝能护青阳,终不黄落不。
至人尽其心,分外非吾忧。
所以牛山泪,徒为晏子羞。

()

送客南迁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
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
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
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飓风千里黑,苋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
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
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

()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晓开阊阖出丝言,共喜全才镇北门。
职重油幢推上略,荣兼革履见深恩。
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并命慙无用。
曲臺分季奉斋祠,直笔繫年陪侍从。
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
公望数承黄纸诏,虚怀自号白云翁。
戎装躞蹀纷出祖,金印煌煌宠司武。
时看介士阅犀渠,每狎儒生冠章甫。
晋祠汾水古幷州,千骑双旌居上头。
新握兵符应感激,远缄诗句更风流。
缁衣诸侯谅称美,白衣尚书何可比。
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