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孝闻名。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
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闵子骞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孝闻名。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
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闵子骞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公元前507年—前400年),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南阳郡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
子夏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曾任莒父县令,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面对孔门丧乱,子夏前往魏国教学育人,收取李悝、吴起为弟子,被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他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归葬于温县,从祀于孔庙,追封魏侯。
卜商,先秦。 (公元前507年—前400年),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南阳郡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 子夏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曾任莒父县令,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面对孔门丧乱,子夏前往魏国教学育人,收取李悝、吴起为弟子,被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他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归葬于温县,从祀于孔庙,追封魏侯。
https://www.gudaiwenxue.com/shiren/23191.html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